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南京组织工作综述

张安琪 紫金山观察 2024-04-12




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南京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全力筑牢政治忠诚、建强基层组织、锻造干部队伍、集聚各方人才,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凝心铸魂


夯实对党忠诚思想根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全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7月亲临江苏考察并在南京深入调研,是江苏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南京的盛事。

谆谆嘱托直抵人心,殷殷期盼催人奋进。南京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南京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登攀、走在前”贯穿始终,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建立选题把关、过程控制、转化推动、成效检验“四项机制”护航调查研究,深入开展“三对照三排查”,扎实开展整改整治,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南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制定《市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连续两年举办全市“一把手”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政治建设贯穿组织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分层分类抓好处以上干部轮训,推动学习贯彻融入日常、常态长效,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基层党支部部署开展“学思想·我来讲”活动,组织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身边榜样讲学用案例、党员个人讲学习心得,全面激发学思践悟内生动力。

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带头学、支部跟进学、党员主动学……全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每年实现处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南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以“示范引领计划”为总揽,以市委主要领导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牵引,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力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壮大骨干队伍,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完成“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解决各类难题1.1万个,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仙林街道“网格化”城市基层党建展区。图片来源:红色仙林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十多年来,一个28万人口的仙林街道,依靠党建引领,将分散的力量汇聚起来,将最难解决的事一件件办好,创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围绕放大“仙林经验”作用,南京组织全市100个街镇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同步开展“同城共筑”行动、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基层赋能就是向大局聚力。聚焦基层治理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等问题,南京坚持暖向基层送、人向基层沉、权向基层放,建好用好社区(村)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优化社工“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拿出450个事业编专项选聘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五常两聚”规范化提升行动,深化“两赋两强”街镇集成改革,探索建立社区(村)和网格“吹哨”、区街职能部门“报到”制度,持续推动资源力量到底到边。


金陵汇“宁小蜂驿站”。鼓楼区华侨路街道供图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南京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集中攻坚,实施“三领一提”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扩大“两新”组织中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大力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宁新聚力”工程,开展“暖蜂”行动,建成1022个“宁小蜂驿站”,服务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20多万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经济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就要跟进到哪里。南京结合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工作,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电网等重点产业链建立“七个一”工作体系,按区域、行业分类组建56个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堡垒建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南京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发展入口关,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抽查互查机制,发展质量、队伍结构实现双提升。持续完善“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三个一线”行动,引导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发放党内关爱资金1200多万元。全市2.88万个基层党组织构筑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62.4万名党员争当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选育管用


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近年来,南京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明晰上与下的准绳,建机制、严考核,激励约束并重,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近年来,南京着力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分类细化具体评价要点,制定正负面行为清单,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改进任前政治体检,集体面谈增加政治素质谈话,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廉政意见“双签字”、全程纪实等制度,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挡在门外,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上行下效,上率下行,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南京采取市管班子“家家到”、市管干部“人人谈”、市管干部非定向无任用推荐等举措,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选准用好领导干部。各级党委加强领导,顺利完成区、镇领导班子和社区(村)党组织换届;结合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优配强市级机关领导班子;结合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院长负责制,圆满完成市属高校、医院和国有企业党委换届……全市领导干部队伍在持续锻造中焕发出新气象。

有什么样的考核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事风气。从2019年开展综合考核,到2020年形成综合考核“1+5”政策文件,再到2022年将经济开发区、市属企事业单位全面纳入综合考核,南京持续优化综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干部敢为”,在江苏考察时又专门强调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今年6月,南京在开展领导干部“担当指数”测评的基础上,出台《南京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从领导干部政治表现、履职担当、纪律作风、实绩实效等方面,明确19种“下”的情形,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干部队伍支撑。今年,南京“新春第一会”部署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勠力同心促发展”竞赛活动,同步出台《锻造敢为善为干部队伍 助力“五拼五比晒五榜”活动八项举措》,结合季度榜单开展“三必访三必谈”,组织领导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3200余人次,探索制定免责减责“正面清单”、追责问责“负面清单”……激励关怀之下,争先进位、敢为愿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南京市组织开展“岗前实践第一课”。市委组织部供图

后继有人,事业常青。南京把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出台《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墩苗赋能”培养计划,集中选派百名年轻干部到拼经济促发展一线实践锻炼。建立健全以新入职公务员为起点的培养体系,实施“青苗培优”计划,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和岗位实践锻炼,优选近300名科级公务员进高校开展专业培训,上下互派349名新入职人员上好“岗前实践第一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

一连串举措举动,一系列实招硬招,让全市干部队伍焕发出蓬勃生机,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近悦远来


厚积高质量发展人才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一体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统筹发挥好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全面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人才支撑。

体制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近年来,南京以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为牵引,持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紧紧扭住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这个“牛鼻子”,以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为契机,牵头推进面向战略科技人才放权改革工作,研究落实科研人才出国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兼职等政策,总结推广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双聘”以及“企业出题、人才揭榜”等模式,切实为人才松绑赋能,全力支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环境,人才的集聚取决于环境。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推动制定引才奖励政策和产业人才政策,定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积极协调科技镇长团、欧美同学会、海外商会等资源,组织实施多样化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举办“南京人才日”系列活动,打响“有宁才更好”工作品牌;持续做好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关键小事”……一项项举措顺应时代潮流、彰显城市特色,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深度融合,人才活力充分释放,创新动力竞相迸发。


活动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十年来,南京人才总量从170万人增加到38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从95.74万人增加到181.52万人,留学归国人员从1.5万人增加到6.2万人;13所“双一流”高校、94名两院院士、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等的科教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一幅“宁”聚八方英才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南京正成为天下英才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


初心如磐担使命,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坚决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重要要求,着力推动组织、干部、公务员、人才等各方面工作提质增效,以组织工作新作为、新成效,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引领者、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如此青绿!

入选示范区!全市唯一

全国第六!南京“加分项”是哪些?

210个!你知道多少?

聚焦“国之大者”,南京奋力冲刺!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张安琪

封面:视觉中国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